661临行准备
661 临行准备 有了决定,朱恒飞和蔡茵怡就不在“留不留在南都”这个问题,做过多的纠缠,都紧锣密鼓的准备去祁城一事。圣旨上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,所以他们的时间还是十分紧迫的。 朱恒飞忙着和他的人打招呼,让那些人时刻注意朝中的动向,尽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收服北方。还有城外的一万骠骑营的人,他也必须全部带走,所以粮草和军需一类的都必须准备好。再加上以后他的重心将会转移到北方,他暗中的人和名下的产业,也要做相应的调整。 下了决心之后,关于北方后续的发展问题,朱恒飞又立刻又召集人,仔细的讨论了一番,主要是针对祁城的二十万大军,还有祁城的问题。毕竟这些在镇北将军蓝铬德手里十几年了,依照换主,需要他们做的事情,实在是太多了。而且关于南都这边的运作,也是重中之重,不能因为重心转移,就完全忽视了这边。 将两边的事情都商量出一个大概之后,朱恒飞又连夜和蔡茵怡讨论了一番。自从知道蔡茵怡的真实来历之后,朱恒飞很多事情都没有瞒着她,甚至重大事情决策的时候,还会听取她的意见。虽然她对这些并不是十分的了解,但是每每有别出心裁的建议,让人眼前一亮,所以这一次,朱恒飞也不例外。 不过,蔡茵怡也没有让朱恒飞失望,他们关注的重点都放在祁城和二十万大军,以及稳定南都的政局上面,但是蔡茵怡关注的却是如何改善北方的生活条件,以期达到收拢民心的效果。 经过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熏陶,蔡茵怡始终坚信,得民心者得天下,所以她更多的是放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面。虽然这些可能都不明显,但是关键时刻,兴许是最有用的。就像当初,白桥侯府被人故意诬陷,无数百姓上门挑衅的时候,曾经受过她恩惠的城南学堂的人,不就挺身而出,为她说话了吗。 虽然那些人人微言轻,也无法作为呈堂的证据,但是在那样被千夫所指的时候,有那么一群人站出来为你说话,那种感动是无法言喻的,这便是民心的力量。若真是到了和楚王撕破脸的时候,若有朝一日,让楚王胜出了,凭借朱恒飞在北方百姓心中的声望,只要达到了一个度,即便楚王想要动朱恒飞,也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。 她想不到什么行之有效的对付楚王一派的法子,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和擅长的事情,争取为他谋取更好的有利条件了。 朱恒飞对她的想法表示十分的赞同,但是他也知道,关于这些事情,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事情,而且朱瑞平他们,也不一定能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。不过这些担忧朱恒飞都没有说出来,表示只要是她想要做的事情,他一定会全心全意的支持。 有了初步的计划之后,在朱恒飞忙碌的同时,蔡茵怡也开始忙碌起来,她写了一封信,让朱恒飞转交给宇文峰,让他尽快回来主持大局,然后给一揽芳华的路掌柜和有家点心铺子的曾巧莲给了信,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去祁城,和将铺子开到七成的意愿透露了出去,让他们尽快挑出几个信得过的,又熟悉相关业务的人,到时候她会一道带走。 还有挑了一些上好的玉米种子和土豆,打包进了行礼里面,以备不时之需。 她记得,华夏的北方,在华东和华中地区,那里的气候条件和南龙国的气候类似,但是那里确实华夏最大的粮仓之一,就是因为那里有广阔的平原,和肥沃的黑土地。她虽然没有去过祁城,上次被乌伊卓玛匆匆带走,也没来得及注意沿途的地形地势,不知道是不是和华夏的北方一样,但是她想,自然条件是差不多的,因自然条件形成的地理环境,应该也是差不离的。 一旦她的这个想法被证实,这些玉米和土豆将来就会派上大用场,要知道玉米和土豆,可是在禁山那样的地方都能很好的生长,那么即便是气候条件严寒一些的北方,最多也就生长周期长一点,产量应该不会受多大影响。 当然,这些都要靠慢慢实验才能得出结论,而且六月的天气,北方也是比较温暖的,这个时候正是种植的好时机,一旦她的猜测被证实,那么这两种农作物,将会成为改善北方百姓生活条件的第一步。 自从这一份外放的圣旨下达的第一天,无数人的眼光就聚集在两位王爷的府中,相对于宸王府的紧锣密鼓,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,楚王府那边就要显得安静的多,但是为了不让人起疑,朱瑞平也还是让人表现出一副,要按照圣旨出行的样子,只是上书皇上,说莫侧妃身怀有孕,不能长途跋涉,请求留在南都,皇上爽快的应允了。 两位王爷都外放了,众人都猜不透皇上真正的心思,之前活跃的人也慢慢收敛起来,就连京兆尹,之前一直有意无意想要向宸王府靠拢的姿态,也因为这件事而沉寂了下来。黄珊也因为宸王即将去祁城一事,歇了心思。不出几日之后,更是草草的被定下了婚事,嫁给南自家父亲上司的嫡次子。 当然,这些蔡茵怡是完全没有时间注意的,即便知道了,也没有心思去深究,毕竟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,她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转移去北方的事情之上。 成静儿和宇文清雪知道之后,都纷纷来宸王府,表示自己的不舍,同时也带来了宇文府和成武侯府的态度,都表示在宸王不在南都的这段时间,会尽力稳住南都的局势。毕竟宇文太傅府是朱恒飞的外祖家,即便他们什么都不做,也一定会被认为是朱恒飞的后盾,所以他们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站在他们这边的。 而成武侯府,是一直保持中立的,但是这一次,也表明了自己态度,虽然还没有明确表示站在他们这边,但是这样也足够了。